保麗龍變鍵盤,是為大客戶的訂單!

2020-03-27

  在澎湖、金門等離島海岸邊,滿坑滿谷的廢棄保麗龍,總是讓地方政府傷透腦筋,因為保麗龍無法壓縮體積,又沾滿油污或沙子難以回收再利用。如今,這些保麗龍成了你我生活中都能用到的產品,把澎湖離島上百公噸海洋廢棄保麗龍循環再生成為鍵盤、滑鼠賣到全世界。

  光寶科技企業永續發展委員會執行辦公室處長陳慶暉說,他們注意到海洋垃圾的問題已成為全球性議題,因此從去年開始,光寶結合社會企業的力量,與澎湖縣政府合作,將澎湖蒐集到的廢棄保麗龍先溶解,體積縮小到5%,再把再生的塑膠粒料拿來做成鍵盤和滑鼠產品。他說,再生材料的物理特性跟塑膠一樣,再度回收造粒也都完全沒問題。

  陳慶暉指出,光寶希望未來所有的鍵盤產品都含有2%的回收保麗龍,目前正在申請美國和歐洲的綠色產品認證,有望協助光寶產品打進歐洲等重視永續的市場。

減碳力是企業未來競爭力

  回收廢棄保麗龍不僅是循環經濟,其實是一舉數得的好生意,全球最新的趨勢是企業必須要做SBTi(科學基礎目標倡議組織,Science-Based Targets initiative, SBTi),由英國的碳揭露計劃(CDP)、聯合國全球盟約(United Nations Global Compact)、世界資源研究所(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, WRI)等組織共同設立。來因應氣候變遷的問題。

  至今年5月止,全球已有超過550個企業向SBTi提交減碳計劃的承諾,其中有210家企業的目標已經得到SBT組織,合格率不到四成。

什麼是科學基礎目標?

  台北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管理研究所教授胡憲倫解釋,根據2015年通過的巴黎協議,至本世紀末止地球溫升的極限是2度C,科學家已經算出,要達到此一溫升目標,全球所有不同產業部門還能再排出多少溫室氣體,每一家企業可以運用SBTi的方法論,把自己應減量的絕對值計算出來。

 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永續發展服務協理張嘉宏則說明,根據碳預算,全人類到2050年為止只能再排放十億噸溫室氣體。誰能減少排放就能夠得到消費者與客戶支持,因此,全球許多大型企業,包括戴爾電腦、HP、可口可樂、寶僑家品、特易購等等跨國公司,都從2016年起陸續提交科學減碳承諾,並獲通過。

  在52家SBT承諾已通過查核的亞洲企業中,以日本最為積極,有39家,在大中華地區,僅有香港與台灣各2家企業獲得通過,分別是台達電以及今年4月通過的光寶。

  「這非常不容易!」胡憲倫說。最困難的點是什麼?「不是自己說說就算了,還要送到SBTi去查核才行,」他補充說,自己今年就輔導企業提交SBT承諾,但一直被要求要補件,相當不容易。

台達電、光寶成為通過SBTi企業

  第一個通過的台灣企業,是2017年底通過的台達電,承諾2025年的碳密集度要比2014年下降56.6%。

  台達電早在2015年參加巴黎氣候峰會前,就承諾參與「We Mean Business」三項承諾,其中一項即為「以科學方法訂定減碳目標」。2017年底,台達提出目標:以2014年為基準年,2025年碳密集度下降56.6%的目標,並將設定目標提交SBTi審查且獲過,

  台達電表示,台達的溫室氣體減量策略,以廠內能源管理為主,並導入綠色電力。去年的溫室氣體排放就比前年下降20.8%,主要原因為增建太陽能發電,並購入國際再生能源憑證,可望階段性達成科學減碳目標。

  而光電大廠光寶科技,則是第二家減碳承諾獲得SBTi通過的台灣企業,設定減碳目標為2025年每單位營收排碳量較2014年減少39.3%。

  這也是光寶為何要做的原因,陳慶暉指出,對於外資持股比例超過一半的光寶來說,減碳承諾已不只是CSR,更攸關企業命脈。

  更直接的,是來自國際客戶的要求。陳慶暉指出,像是電腦大廠HP從兩年多前開始就頻頻來信,敦促光寶儘速提出SBT承諾,還說他們願意輔導。主要是因為,歐美大廠的減碳承諾,絕大多數還是得靠亞洲的供應商來達成,更希望可以找到亮點供應商,督促其他供應商學習。

  要申請SBT有什麼訣竅嗎?陳慶暉坦承,其實跟公司基本功比較相關。首先是光寶在過去近20年,每年都在盤查能源消耗和溫室氣體排放、材料的永續性,也會請SGS訪廠,建立可信賴的參數,提出的減碳目標才獲得組織認可。

  實際上怎麼做到?光寶朝產品組合優化來達成,陳慶暉說,高耗能的產品例如機殼和相機模組,佔產品的比例可能會減少,污染與耗能較低的產品例如雲端解決方案、車用電子等等會更重要。「這當然需要投資,」他不諱言,但是加了一句,「現在不這麼做,以後就會被淘汰。」

  負責協助台達與光寶通過SBT的,正好都是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永續發展服務。

  會計師李宜樺指出,台達電算是相當積極的,從討論到最後通過SBT,都花了一年半。最多的力氣是花在內部溝通,因為減碳要從目標化為改變,一定有許多做法要調整。

  她也強調,另個重要趨勢是遵循氣候變遷財務相關揭露(TCFD)。

  她認為,從會計師角度來看,碳的成本內部化是未來趨勢,「把環境表現放在財報當中,就是希望企業評估,如果企業無法轉型到低碳經濟的話,對環境衝擊會有多大。」

  而全世界的共識也慢慢朝向誰能夠減碳,誰就能夠獲得客戶與消費者的支持,逐步的把企業生存與對抗氣候變遷連結成為生命共同體。(責任編輯:賴品潔)